不知道從什麼時分開始,南北方在「吃」這件事上暗自較勁,涮肉、豆腐腦、粽子、月餅、湯圓……不僅比甜咸、比名字,還要比養分、比健康。
主食作為一餐中的要害,也沒有逃過上場比拼的命運。
米飯、麵條、饅頭,作為中國人最愛吃的三大主食,假如從養分的角度看,它們誰的熱量高?哪個吃了不簡單胖?

1
哪個熱量更高?
公正的競賽,要從質料說起,咱們就先比一比大米與麵粉(小麥粉)。
不管大米仍是麵粉,它們含水量都很低,首要養分成分也都是澱粉,所以熱量本來差不多,每 100克大約為 345大卡。
難道說,大米和麵粉吃了都相同嗎?
別著急,畢竟沒人直接吃生米、乾麵粉嘛,要再比比米飯、麵條、饅頭才公正。
從大米變米飯的過程中,米粒吸滿了水分,含量水從不到 15%飆升到 70%。100克大米能煮出 1碗 200多克的米飯。
食堂師傅給你打的一兩飯,本來應該是一兩米做的飯,所以應該是二兩多

和米飯相同,麵粉變成麵條,也是要加水的,並且煮麵的時分還會吸收點麵湯。
所以,麵條的含水量本來達到了 72%,驚喜不驚喜?
對比於米飯麵條這兩個「水靈靈」的傢伙,饅頭就要實在多了,它的含水量只要 44%,滿滿的乾貨!
通常廚師和養分師說的「二兩米飯」「二兩饅頭」,都是指 100克生重大米煮的飯、100克生重麵粉做的饅頭,它們的熱量本來差不多。
但假如你拿著 1個 100克的大饅頭,去跟 1小碗 100克的米飯比熱量……
- 1個 100克的北方大饅頭,約 236大卡;
- 1小碗 100克的米飯,約 116大卡;
- 1小碗 100克的麵條,約 110大卡。
米飯和麵條勝。
本來,只需你數學還不錯,那不必看數據就知道,肯定是水少的熱量高啊。
悄悄說一句,大米粥的熱量,真的是想多低就能多低……

2
吃哪個不簡單胖?
提到不簡單胖,本來有兩個意思:
熱量低、飽肚子
上面比完了熱量,咱們就來說說飽肚子這件事。
關於米麵製成的主食,很多人的感受都不相同,有人覺得米飯更簡單吃飽,也有人覺得麵條和饅頭對比扛餓。
這本來是飽腹感的疑問,從理論上講……
1.相同多的熱量,體積大的對比簡單讓人飽。
米飯、麵條富含較多的水,體積大,占食慾,在就餐的時分對比簡單飽。
2.蛋白質含量與膳食纖維含量越高,飽腹感越強。
麵粉和大米對比,麵粉中的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含量更高,所以相對來說麵條比米飯更扛餓。
至於饅頭,它乾貨多的確更抗餓,但也有個不能忽視的疑問:體積太小,一不當心簡單吃多。
3.瘦身儘量選「血糖反響」更低的食物。
除了看體積,看熱量外,挑選主食還有一個要害目標:血糖反響。
血糖反響相對低的,消化吸收慢,通常也對比扛餓。大米飯、麵條、白饅頭的血糖反響差不多,都在 81~88左右,都挺高的
所以,假如想讓血糖反響更低一點,堂主主張我們加點雜糧、全麥。

3
究竟怎樣吃?
好了,說了這麼多,堂主給我們划下要點:
主食最佳能吃點粗雜糧,但假如只要米飯、麵條、饅頭能夠選……
- 想瘦身的話,優先選米飯或麵條;
- 選饅頭的話,留意量要減半,當心吃多;
- 假如能摻點雜糧那最佳;
還沒說完,不管你是想瘦身仍是增肥,堂主還要著重最主要的一點:
吃米飯仍是吃麵條,都只是飲食的一部分,最要害的永遠是全體均衡,以及去運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