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文創作家徐玫怡:孩子只需要我-好好的欣賞他

曾以為這輩子可能不生小孩的徐玫怡,在四十歲那年生了小福。過去不曾被任何生命牽掛的她,開始意識到:自己徹底成為一個真正的母親。

圖文創作家徐玫怡:孩子只需要我-好好的欣賞他

不當完美媽媽,只想要跟孩子相互了解、欣賞。

其實,我覺得我沒什麼立場可以寫『教養書』或『育兒書』,我出這本書,只是想分享我跟孩子的相處故事而已,」甫推出新作的圖文創作家徐玫怡笑說。

一九九八年,徐玫怡與張妙如共同創作了《交換日記》,幽默真摯的圖文,擄獲許多讀者的心。一轉眼,《交換日記》來到了第十六集,在這十多年間,徐玫怡經歷了好幾次的人生大轉彎,結束一段關係,又重建了另一段關係;嫁給法國人,遠渡重洋到歐洲生活,並且在四十歲那年,擁有了一個很重要的身分,這個身分叫做「媽媽」。

徐玫怡打從懷孕起,就開始認真的閱讀育兒書,但是,孩子生下來以後,跟媽媽一樣「特立獨行」,完全沒有辦法「照書養」,那些經驗技巧對她跟兒子來說,幾乎完全沒用。

她也曾經沮喪的懷疑:到底是自己有問題,還是兒子小福有問題呢?每次遇到瓶頸,「就覺得那些育兒經典,好像一塊塊的磚頭,朝我迎面丟來!」

後來,她想通了,放棄那些教戰守則,憑著母親對兒子的直覺來養孩子,不再強求非得要達到書上的育兒效果。徐玫怡的兒子一直到快四歲時,才能睡過夜,「但那又如何呢?現在還不是很好,只要我們彼此都覺得好就好了,管他書上怎麼說。」

照顧小福的這些年來,徐玫怡深深體會到一件事:每一對親子,都有各自適合的互動方式,沒有標準答案。

而她所期待的親子關係就是:彼此了解、彼此欣賞。

小福五歲半那年,徐玫怡決定帶孩子回台灣兩年,理由是:想向兒子展示「媽媽是怎樣的一個人」。她把這兩年的生活與心路歷程,繪寫集結成《徐玫怡的Mother Style》一書,她在書中很誠實的說,在法國的自己十分受限,她明明是個有想法、有主見的人,在法國,卻變成一個「生活範圍狹窄以及對外人害羞的人」,她形容自己,「像是進入一個美麗的魚缸,有明亮的光線、五彩的水草,有讓我躲藏的珊瑚洞穴,但我住在魚缸裡,無法完全像我自己。」

徐玫怡希望兒子能夠看到一個「完整的媽媽」,帶孩子體驗更豐富多采的生活,所以才想帶兒子回到這塊她深愛的土地。

兩年半過後,徐玫怡回到法國,經過很審慎的考量,她毅然決定:再一次把孩子帶到台灣,不同的是,這一次,不是只有兩年半,而是打算留下來。不只是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媽媽,也是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。

Q. 你在新書中提到,對你而言,「帶孩子的每一天裡都是自我覺察的訓練……;從中逐一的、實際的看到自己的另一面」,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體悟呢?

A. 我內在有一個天馬行空、無拘無束、很有童心的部分,這一面,通常不會對成人展現出來,無論在學校或是在職場,面對同輩或是長輩時,我其實不太敢表現真正的自己,有時候,甚至會有點拘謹。

但是,我的這一面,很容易就對小孩開放出來。因為小孩子不會用一種「規範」的尺度來衡量別人,所以我可以自由自在表現我無厘頭那一面 。

有了小福以後,我更是全面解放,我多慮謹慎的性格在孩子面前,彷彿完全不存在,我的創造力變得很高。

但是,帶小孩是一件天天重複的事情。要照顧他溫飽、幫他清潔、教養他、接送他、教他功課,這些都是「大人」的「工作」。

在養小孩的過程中,我天真、孩子的內在固然被完全解放,但我做為「大人」的責任也必須時刻維持,我常在「大人」、「小孩」這兩端擺盪、平衡,會看見自己的能耐,也看到自己的缺點。兩者反覆交替雕琢中,就能更清晰勾勒出自己的模樣。

Q. 對許多人來說,能在法國定居,讓孩子在那裡接受教育,是頗令人羨慕的事,但你前幾年反而選擇帶孩子回台灣讀幼兒園,今年更是決定回台定居,你的想法是什麼?

A. 坦白說,我真的不覺得法國教育有優越到哪裡去。雖然很多會有「歐洲教育比較好」的「印象」,可是大家看到的多半是上層的狀況,就一般的情況來說,我並不覺得法國的兒童教育,有比台灣的兒童教育卓越很多。

很多人可能會猜想,我帶小福回台灣,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學會「讀寫中文」,這當然也是附加價值之一,但我的核心目的是:向兒子展示「媽媽是怎樣的一個人」、「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媽媽的形象」。

在法國的我,並不是完整的我。我在法國的生活,並不是不快樂,但是,也沒有很快樂,總覺得有一種很「悶」的感覺,像是活在魚缸中被拘束著。我知道我有能耐可以做一些事情,但是,這些想法,在法國都不能實現。

我不喜歡這樣「悶悶」的自己,所以想回去享受一下,台灣的節奏,想看看在這個節奏下,我是什麼樣的媽媽?

小福大班念到一半時,我帶他回台灣生活了兩年半,又回到法國住了一陣子,我覺得,做為母親,那個在台灣的媽媽,表現得比在法國的媽媽好,所以,我才決定要回來定居。

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老死在法國,我原本就打算,等到小孩十五歲以後,他一切都比較能自理以後,我就要回台灣。但是後來我想了又想,為什麼非得要等到他十五歲呢?為什麼我不能早點回去、讓孩子知道媽媽「本來應該」有的樣子呢?

Q. 在法國的你,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媽媽?

A. 我「本來」應該是一個很有趣的媽媽,「本來」也應該是一個很關心時事與社會的媽媽,但在法國的時候,我只能是個又笨又庸碌的媽媽。

我的法文不夠好,只能進行簡單的社交;對於法國的社會與文化,我也了解得不夠透徹,看新聞只懂皮毛,社會上有些什麼新事物,我這個媽媽都抓不太到重點,表現很受限。

在經濟上,我無法自立,連想逛街買個衣服什麼的,都覺得很躊躇。當然,我可以直接跟阿福要錢用,但這樣會讓我覺得,我真像是個無助的外籍新娘;而且,拿老公的錢去買生活中非必要的東西,我也會有罪惡感。

重點是:我實在不喜歡那個「什麼都得倚賴爸爸」的那種愚笨又庸碌的形象,我也不希望我的小孩這麼覺得。

我不是沒想過要找工作。但是,法國是一個社會結構非常完整、凡事注重程序的國家。你想找工作,即使只是打零工,也不可能像在台灣一樣,看到商店門口有貼徵才廣告就走進去應徵,你要上網登記、透過機構、填很多表格、參加說明會……;才有可能獲得機會。

我曾經去一個協助失業者再就業的機構登記,去了以後,他們安排了一個面談,問我年紀、語言、能力、學經歷為何,那個過程,讓我深深體會到,在法國我幾乎是寸步難行。

我的學歷是世新廣電,但我能在法國做新聞嗎?再說我的經歷,我寫過歌詞,但是我能在法國寫歌詞嗎?我是創作者,但我能夠用法文創作嗎?我跟我娘家爸爸學過穴道療法,但是我可以在法國開一個穴道療法的養生館嗎?

我會的東西明明很多,但是,全都派不上用場,所以,我只能退守到廚房。前陣子,我想要賺點零用錢,朋友問我要不要包水餃賣給他們,我欣然接受,朋友拿到也很高興。可是,為了這三百五十歐元,我忙了整整一個月,弄得我幾乎無法寫作,這讓我覺得有一點沮喪:我在台灣,明明是一個這麼有價值的女性,為什麼到了法國,卻變得這麼沒有價值?

我雖不是那種事業心旺盛的女強人,但是我覺得「成就感」對我來說很重要。小福現在三年級了,他會慢慢不再那麼需要我,我總不能一輩子每天都在張羅這一大一小吃飯,我必須為自己的生命灌注一些新的東西,我不要自己一直處於一個「枯萎」的狀態。

而年紀,也是讓我非得下定決心不可的理由。如果我現在只有三十幾歲,或許不會感受那麼強烈,但過幾年,我就要五十歲了,我有一種急迫的壓力,覺得再不去做,可能就來不及了。

如果我的生命還有創造的樂趣,我還是好想回到台灣重新為自己扎根。人生的經驗告訴我們,未來無可測,我現在應該立即往內心嚮往的地方去。

於是我又大費周章的回台灣了。我想讓自己是一個充滿能量和希望的人,這樣的我可以帶給身邊的人力量,而我兒子也可以感受到我的樂觀和活力,這跟在法國的我是很不同的。

Q. 你那麼渴望能發揮自我、渴望成就感,之前當了這麼多年的全職母親,你會覺得有點遺憾嗎?

A. 不,我一點也不覺得陪在小福身邊那八年有一絲一毫遺憾的地方。我認為,小孩從出生到他懂事的階段,有一個隨時能夠陪伴在他身邊的人,是很重要的,無論這個人是父親或母親,我很高興那個人是我。

我真的覺得,當全職媽媽滿好的,雖然你的工時滿長的,可是你的老闆就是你自己。我從不覺得當全職媽媽是一種「犧牲」,對我來說,那比較像是一種生命的修練,讓我更了解孩子,也更了解自己。

只是,小孩成長得非常快,不像上小學前,要時時刻刻關注他,現在我有種「階段性任務完成」的感覺,除了照顧孩子,我還想做更多的事情 。

Q. 可是,帶孩子回台灣定居,一家人就得分隔兩地,且孩子得適應一個新的文化,你不會擔心嗎?

A. 阿福的工作是freelance(自由工作者)航空技術人員,本來就會到處調來調去。在歐洲時,他可能這三個月在瑞士,下三個月在德國,以前我會跟他到處飛,這個月去這個國家,那個月去另個國家,一開始我覺得很有趣,但是我後來覺得這樣,我就完全沒有自己了。而且,孩子小時,我可以帶著他跟爸爸到處旅居,但孩子大了,必須要安定下來。

到底要留在法國還是回台灣,我們也討論了很久,經過很慎重的溝通,我們朝著「我帶小福回台灣,阿福儘量接亞洲的工作」這個結論前進。小福本來就很習慣用3C跟爸爸對話,頻率高到反而面對面時,沒那麼自然(笑),跟爸爸的互動,留在法國或回台灣,對小福來說,其實沒差太多。

至於文化適應,對小福來說完全不成問題。他本來就是一個適應力好的孩子,之前回台灣兩年多,他就適應得很好;而且,從小到大,我都一直陪在他身邊,對他來說,只要媽媽在旁邊,到處都可以是他的家。

我們上一次回來那兩年半,孩子的生活其實變得更豐富有趣。因為我會安排他的活動,兩個人開著車,不論到哪裡都很方便,而且,在台灣,他想學什麼或參加什麼活動,都很有彈性,可以做各種各樣的嘗試。

相較起來,在法國如果你要學什麼課程,選定以後就是為期一年,寒暑假也沒這麼多事情可做,如果我是個法國媽媽,可能知道要怎麼解決這件事,但我不是。

我覺得,學齡兒童在哪裡生活或學習,可能不是重點,重點是,媽媽能夠提供他多豐富的世界,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有必要回來台灣的原因。

Q.可是,與法國的學習環境比較起來,台灣學生的課業壓力似乎比較重,身為媽媽你不擔心這一點嗎?

A. 說真的,我一點也不擔心耶!我覺得,孩子是否會被功課壓力壓垮,跟媽媽的態度也很有關係。我一直覺得,真正的競爭力,不在於學業表現好壞,而是人格特質是否強大。我管他幾年國教、考試考得好不好,我都不在乎;我只在乎,我跟兒子是否能彼此欣賞、彼此了解。

Q. 你很重視「彼此了解」、「彼此欣賞」,為什麼?這跟你過去的成長經驗或任何人生經驗有什麼關係嗎?

A. 我成長過程很正常,我父母滿明理的,但是他們就是傳統父母,雖然很關愛子女,但都希望兒女不要「偏離正途」,要認真賺錢、努力存錢,追求穩定安全的人生。

其實也不只是我父母,很多長輩都跟我講過一樣的東西。但是我心中一直期望能有個長輩,可以跟我談人生藝術、生命哲學, 告訴我不必非走一般社會期待走的那一條路不可。

我國中畢業後,是全班唯一一個去台北考五專的人,我當時想讀新聞,我自己翻書找了資料,查到只有台北有新聞科系可讀,所以就北上念書了。我爸媽雖然沒有反對,但是他們都滿擔心的:「你一個人這樣好嗎?」畢業後,我進入唱片公司,我爸媽又開始憂心忡忡:「嗄?唱片公司不就是娛樂圈嗎?那很複雜耶!」

因為唱片公司的作息不正常,我爸媽又開始擔心:「為什麼別人家女兒的工作,都是穿套裝高跟鞋,一大早打扮得很漂亮去上班,你怎麼常常熬夜睡到中午?為什麼你不能去做一個『正常的』工作呢?」

又比如說我當初決定要去法國,爸媽的第一個反應也是:「嗄?法國這麼遠耶!」我每次打電話回家,他們都很不放心:「你在那裡有沒有生病啊?過得好不好啊?」生了小福以後,他們則擔心:「你小孩子還好吧?你帶小孩有沒有問題呀?」

我爸媽真的是好父母,但是他們無法「欣賞」我所選擇的事情,我一旦在這過程中遇到困難,他們就會非常擔心。

但其實,我只希望他們「欣賞」我就好。欣賞我願意去面對、克服困難的精神,告訴我:「你好勇敢!你從小在台南長大,竟然可以一個人去台北讀書。」「你好獨立!你在法國人生地不熟,竟然什麼事都可以處理得這麼好!」

我希望自己可以用「無我」的角度來欣賞小孩,把社會期待、自己的私心等,全放下來,單純欣賞孩子的決定。

我想要讓我的小孩知道:他的人生,不是非得這樣或那樣才是「理想的」,只要不傷害別人或自己,就算很多人說「這樣不好吧」、「這樣不妥吧」,你還是可以勇敢去做,媽媽了解、也會欣賞的。

我從不認為當全職媽媽是一種犧牲,對我來說,那比較像是一種生命的修練,讓我更了解孩子,也更了解自己。我一直覺得,真正的競爭力,是人格特質是否強大。我管他幾年國教、考試考好不好,我只在乎,我跟兒子是否能彼此欣賞、彼此了解。

★不當完美媽媽,只想要跟孩子相互了解、欣賞★